●   当前位置:农历网 > 风水 > 家居风水 >
风水中的水口指什么
(日 期:2016-11-28 15:38:41  作者:wangjing  )

风水中的水口指什么

 

风水学里有一句千古名言:“山管人丁,水管财”。水最大的特点是流动,而财也是用来“流动(通)”以换取其它物品或服务的。两者特性互通,因此有此谓。所谓“天理、地理、人理皆一理”也。

水口乃是一个地局水之汇聚处。水之汇聚处就是财之汇聚处。所以很多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是建在大江大河之水交汇聚集的地方。奇妙的是很多银行、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就开设在十字路口,三叉路口这些“水”汇聚之处。因为银行就是财汇聚之所嘛。这就是风水的相应。

卜则巍的《雪心赋》里有一句:“入山观水口,登穴看明堂。 ”

 

 

水口类象于人之门户,门户有何物把守既可知内里人物大小等级。刘若谷《千金赋》中说“不知其子观其父,不识其主视其奴”亦即此义也。决定阴宅穴地格局等级的不外乎龙、穴、砂、水以及一些风水大师极其吹棒的“向”这五个因素。“富贵出在龙身”,龙身上才有穴,“寻龙点穴”嘛,要点穴去找龙啊!如此可知龙是首要,无龙即无穴,砂水更是妄谈,因此龙排第一。从这五个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我们看到“向”这个因素是排在最后一位的,为什么如此排列?《地理赋》中说:“开山立向,罗经消纳,多端无灵;执泥合局长生,误了人间大地。常忌黄泉八煞,丟去贵地真龙,莫晓分金挨星进退,岂能消砂纳水之功;未明三盘贯串,不知立向功夫。富贵出在龙身上,切勿贪峰而误向。”智者深思!那么这些因素中哪些是“父、主”?当然是龙穴!那么砂水就是“子、奴”了。

 

一个高明的地师可以仅从水口处的星辰形势判断内里有无穴地,穴地形势,穴地等级甚至穴地应向何方等等穴地诸多情况。比如水口是禽星把守主富,水口是爪牙交锁主贵。如:北京是爪牙锁水,故贵;香港、广州是禽星墩塞水口,故富。又比如我们看到水口星辰的形势和格局也就可知道内里穴地等级。水口为门户,为城门,想想水口有个一品官员之人物把守,兄弟!内里穴地等级还能小吗?!

虽然水口在风水学上有如此重要的作用,但我们却不可单用水口进行寻龙、点穴、立向。风水也远没有如此简单。

 

首先,一个大地局中大大小小水口有远有近有内有外许多处。 《入地眼图说》卷七《水口》云:“自一里至六、七十里或二、三十余里,而山和水有情,朝拱在内,必结大地;若收十余里者,亦为大地;收五、六里、七、八里者,为中地;若收一、二里地者,不过一山一水人财地耳。”水口在此处,而穴地却在六、七十里或二、三十余里外(距离不定) 的某座山上。兄弟!如此寻龙,“怎一个乱字了得?”。

 

再者,水性易变。现代社会,举目之处夷山填海搞建设之景象屡见不鲜,今日之水口已非昨日之水口,何处是人工水口,何处是自然水口,试问哪位英雄有如此慧眼能一一识别?

中国玄学所有科目都是整体统观,“物物一太极”,太极图是一个圆,360°全方位,不是点线面,醒醒吧同志们!你去问一问八字命理大师,看一个人的财运是不是单看财星就行了?去问一问相学大师,看一个人的财运是不是单看财帛宫—鼻子就行了?No!

寻龙点穴必须龙穴砂水综合观察考虑,而非单一操作,如此方是大道。

 

什么是聚水口的风水格局

 

直论风水“水口”

“登山看水口,入穴看明堂”。又曰“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”,“有山无水休寻地”有水无山亦可截。可见水在阴阳风水中的重要性。水之祸福应速,山之祸福稍迟。水有来有去,有水床,有水口。水亲朱雀,缠玄武,绕青龙, 包抄白虎为养阴之水。水要回旋,要到堂,要上阶,要拱背,要入怀,要弯抱,要囊聚,均为上吉之水。经曰:“逆水一滴,胜于万脉”。

 

山怕粗恶,水爱潜澄,纵横、似织,方有眷恋之情。汇泽如湖,在其经穴之处,看其左右前后,如见水三横四直,弯曲交流,犹如织帛,此为砂恋水,水恋砂 ,有如夫妇相随不肯离异之状。水到明堂或左或右,可知砂水交会之势。但需辨水的出入,向何方朝会,或出于大江,或出于大湖,古人曰:“杨杨悠悠,顾我欲流。”大地必有逆龙之水,好地必有逆砂之流。龙逆水如夫妇交感:万川同归者,亲而又亲,来而不去者,恋而再恋;水如弯曲如有情,如九曲水,为秀水,却为外应而地结于内。甚为贵重;三台朝案,横摆当前,而穴结于前,越靠前者越快发,水深处民多富,水浅处民多贫,水聚住,人丁众,水散处,人不住。此为阴基相水之法也。池塘水有生成者,蓄积财禄,穴前亲之最吉。如妄开池塘,伤残池发龙气,主招凶祸之灾。龙若住,水口狭,若不住,定宽阔。气怪形,论得水。五龙落,四水聚,真血脉,真生气,变环曲折,水格之贵。直流直去,下溅莫取。水主财,主禄。水为地脉之血,血脉周流而不停止,日夜不息,尽归于海。水喜动,不动则聚,聚则血盈,如人得禄,故日财禄。水来之处谓之天门,如水来不见源流,曰天门开。水去处为地户,不见水去,曰地户闭。水主财,门开则财来,户闭则用之不尽。水深处为财大,浅处则财小,水口即门户也。水出之处有两山高耸,贵地也,有如交锁为妙。水口高耸紧夹,此处地为最大,水口平低且宽,此处地为轻微。有龟、狮、象等重重把守,四水环绕,富地也。 故曰风水看地之妙诀先取龙气,龙气旺则人丁兴旺。次取水聚,水聚则财巨,三取砂秀,砂秀则官高文秀;四取局园,局园则富贵悠远。大风富甲之乡,大都为山环水抱,弯曲有情之地也。

 

“登山看水口,入穴看明堂“,凡水来处谓之天门,水去处谓之地户,这也是风水术相水的基本常识,也是选地定局时要明确的首要问题,但如何定水口呢?首先要考虑随龙水,也即是元辰水上找水口(主水口)。其次在元辰水不上堂的情况下,则考虑在界龙水上找水口。而后再依次考虑干水.支水.近水.远水.但收水的原则是先亲后情,先大后小,先近后远。但水的形态又变化万千,现将相水的详细口诀记录如下:

 

1.水大不宜荡  2.水去不宜泻

3.水高不宜跌  4.水朝不宜冲

5.水近不宜割  6.水远不宜小

7.水横不宜反  8.水抱不宜裹

9.水低不宜停  10.水对不宜斜

只有遵循这些法则,才能定好水与水口。否则相水一错,全盘皆错。

 

营造聚水口的风水格局

 

源宜朝抱有情,不宜直射关闭,去口宜关闭紧密,最怕直去无处。水口风水在被视为是财富的象征,留水,锁水锁财,财源不断。

水口建筑一般以桥为主作“关锁”,辅以树、亭、堤等,在人文层次较高的地区,则以楼、阁、庙、亭、塔为主,辅以堤、树、桥等。徽州婺源考川《仁里明经胡氏支谱》中提到有文昌阁,便是水口建筑的一种形式。水口建筑一是镇锁水口以利聚财聚气;二是寓寄祈富和文运昌盛,且弥补了自然山水环境的不足,美化了环境,满足了大众的心理愿望。

水口林是为彻底扼住水口,增加水口的锁钥之势而建的风水树。不仅聚财聚气,防风挡沙,更是营造了绿树成阴、空气清新良好的景观。其树木多以樟树、枫杨、银杏、柏树、槠树等为主,单株植于水岸,或片植、群植,以围蔽屏障形式将村落给予庇护。水口作为村落出入口,空间上欲扬先抑,开合有度,富有节奏韵律,景观上溪水潺潺、塔楼娑影、风光宜人,在古代还有防卫、定界、导向及聚会作用。不论修建水口建筑还是广植水口林,都是为了增加锁闭把守的气势,留住吉气。

 

风水学名词解释

 

阴阳

最早见于《诗经》之《公刘》章,如"于胥斯原","陟则在谳,复降在原","逝彼百泉,瞻彼溥原,乃陟南冈,乃觐于京","观其流泉","度其隰原","度其夕阳",其中更有"既景乃冈,相其阴阳"句,此句为后世风水称为阴阳,所典。故俗称风水师为阴阳先生。古代用木杆即圭表测日影"景",以定方向及时令之方法的最早记载。

《诗经》这一美丽的史诗,历历如绘地描述了夏末时公刘率周民族由邰迁豳,勤勉勘察山川形势与水土之宜,辨方正位,规划营宅,使周之先民得以安居生息的种种活动细节。这一记载,是中国风水始行的最早描述。

后世,有关"阴阳"的著述颇为丰富,诸如:《周易系辞》:"一阴一阳之谓道","阴阳不测之谓神","阴阳合德,而刚柔有体,以体天地之撰,以通神明之德。"《周易说卦》:"参天两地而倚数,观变于阴阳而立卦";"是以立天之道,曰阴与阳;立地之道,曰柔与刚。"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"阴,暗也,水之南,山之北也。""阳,高明也。"刘熙《释名》:"阴者,荫也,气在内而奥阴也;阳者,扬也,气在外而发扬也。"

中国祖先通过大量实践劳动,建立了"阴阳"这一辩证思维的哲学理论体系,广泛渗透于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各个领域中,特别是中国中医学和风水学,几乎就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应用。

 

地理

今天,西方人认为地理是说明:"人与地的关系。"(邹豹君(美)著:《地理难题答客问》)在中国古代,地理泛指今人之风水。

地理家或地师是中国古代最早行风水职能的司员。

王充《论衡自纪篇》:"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,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";唐代孔颖达疏云:"地有山川原隰,各有条理,故称地理。"

先秦祖先已悟到:人之行为应遵天道、地道,人应善用天时地利。《周易系辞上》"易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,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。"《周易系辞下》"古者庖牺(即伏羲)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"风水家认为伏羲为始祖,肇原于此。

在后续的演变过程中,知天文地理、长于地理皆指精通水文地质地理之义。在实践中,使地理术论述更趋完善。诸如《礼记月令》:"毋变天之道,毋绝地之理,毋乱人之纪。"《管子形势解》:"上逆天道,下绝地理,故无不予时,地不生财。"

中国历朝历代,均有冠称"地理"的风水著作。

 

风水

风水名称来源,一般公认语出晋人郭璞传古本《葬经》,谓:"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。……故谓之风水。风水之法,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。"《葬经》简明概括了风水选择标准:"来积上聚,冲阳和阴,土厚水深,郁草茂林。"

金代兀钦仄注《青乌先生葬经》,亦有"风水"之称,云:"内气萌生,外气成形,内外相乘,风水自成。"又称"内气萌生,言穴暖而生万物也;外气成形,言山川融结而成像也。生气萌于内,形象成于外,实相乘也。"

明代乔项《风水辨》解释"风水",有云:"所谓风者,取其山势之藏纳,土色之坚厚,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。所谓水者,取其地势之高燥,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;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,又其第二义也。"

明代徐善继、徐善述在《地理人子须知》中综述前人论说,谓:"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,即郭(璞)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。而生气何以察之?曰,气之来,有水以导之,气之止,有水以界之,气之聚,无风以散之。故日要得水,要藏风。又曰气乃水之母,有气斯有水;又曰噫气惟能散生气;又曰外气横形,内气止生,又曰得水为上,藏风次之,皆言风与水所以察生气之来与止聚云尔。总而言之,无风则气聚,得水则气融,此所以有风水之名。循名思义,风水之法无馀蕴矣。"

综上"风水"典出及释义,风水可概括为考察山1;1地理环境,包括地质、水文、生态、小气候及环境景观等,然后择其吉,而营筑城郭室舍及陵墓等,使其达到天地人合一的至善境界,实为古代的一门实用技术。

汉晋时期,在"阴阳","地理"有关勘察选址,规划营建等论述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初具框架的风水理论体系。第一次将"风水"与"气"联系在一起,"气"即古时的"炁"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现,"气"被视为天地万物的最基本构成单位,"其细无内,其外无大,充盈天地""气变而有形,形变而有生";《老子》谓之"气"的"理"为"道","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,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名之曰大。"

用现代的观点,"气"是一种力,一种场,一种波,气的存在是不断流动着的。气的本质应该是超微粒子。气是生在"天地之始",是"万物之母"。1987年美国罗丝巴哈小姐著《风水--中国的方位艺术》说道:"气是风水中最重要的因素""认识气,便懂得风水中的全部"。

风水关于"气"的发现,是否预示着未来将证明的一种宇宙波。场或最小构成物质呢?关于"气"的理论论述,是否是宇宙生成的最原始,最具普遍意义的规律呢?

 

堪舆

堪舆,最早出自汉淮南王刘安主持门客所著《淮南子》,即《淮南鸿烈》第三卷《天文训》中,其云:"堪舆徐行,雄以音知雌。"上下文之义,是谓天地运行之道,致月令有阴阳变化;有相冲克之时,也有和合之时,前者凶,后者吉。盖"堪舆"之义,实为"天地之道"。

东汉许慎曾谓:"堪,天道;舆,地道,"则堪舆是谓天地之道。在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中。说"堪,地突也","舆,车舆也。"

司马迁《史记》中,有《日者列传》(第六十七),言及其时卜筮者流有"堪舆家"。东汉初,班固《汉书艺文志》(第十)中,始见载堪舆理论专著,有谓"《堪舆金匮》十四卷",与言阴阳五行,时令日辰,灾应诸书同列"五行家"类,为当时"数术"六种之一。班固评五行家"其法亦起五德终始,推其极则无不至,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,而行于世,浸以相乱。"又在《数术略》末总论云:"数术者,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。"

堪舆术在汉、唐极盛一时,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断有专家学士丰富完善,其中对后世影响颇深的(唐)吕才出自《堪舆经》的五姓之说,即五音姓利之说,"言五姓者,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等,天下万物,悉配属之,行事吉凶,依此为法。"(唐)贾公彦疏引《周礼》和《问占梦注》,可知堪舆。

"建除十二辰"之说,十二辰,即将周天配位地支(子、丑。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。酉、戌、亥)而分为十二等份,划分方向则与十二次相反,以北斗星斗柄旋指十二辰,序称建、除、满。平。定。执、破、危、成、收、开、闭,以定日辰吉凶之说。即建除十二辰,简称"建除"。

汉。唐以来,堪舆除师法前人风水的勘察山川地势,阴阳五行,辨方正位之外,又容星象、占家、时辰吉凶诸说。"法天地,象四时"注重天、地、人诸多神秘契合关系。

在汉、唐之际,认识到天、地、人应为一合谐整体,此时中国风水走到"天、地、人合和"的人类追求的至高境界。随着星象学的发展,人已不仅论地,论天成为了一种当时科技的追求。中国风水逐渐融汇当时的最新科技成果。

由此,也可证明中国风水在历史演变中,是随着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同步发展的。

至此,中国风水也引来了无数争议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,班固在《汉书艺文志》第十,王充在《论衡法术篇》等均有质疑,由此,中国风水逐渐分为"形式派"和"理气派"二大派别。由此又称以"形势为法"的风水师为形家。

但是,正是堪舆家在他们探究宇宙万物内在机理的长期职业活动中,由原始的用于占卜的堪舆拭盘,即司马迁所谓"旋式正綦"者,而直接经由后世堪舆家的探索、完善,引出了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发现和发明,即指南针的发明和磁偏角的发现,这是堪舆家的伟大科学贡献。

 

青囊

青囊,典出《晋书郭噗传》,谓郭噗"好古文奇字,妙于阴阳算历,有郭公者,客居河东,精于卜筮,璞从之受业。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,由是遂洞五行、天文、卜筮之术,攘灾转祸,通致无方,虽京房、管辂不能过也。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,未及读,而为火所焚。"

在《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》中,其序概括了青囊含义"青囊内传,海角秘文,浮黎正统,镇世鳌极,八卦八门,六甲天书。始青之下,囊万象"。

由前所述,《青囊》为堪舆的一本秘传著作,流传影响甚广,故后世将青囊为堪舆或风水代名词。如唐代陈子昂《陈伯王集》中《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》诗"传道寻仙友,青囊卖卜来。"

 

青乌和青鸟

青鸟为古代专司相冢、相墓的一代著名堪舆家青乌子,以人名隐指风水。历史上有说青乌子为黄帝时人,见晋代葛洪《抱朴子内篇极言》:"昔黄帝……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。"宋代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载《轩辕本纪》:"黄帝始画野分州,有青乌子,能相地理,帝问之以制经。"也有说青乌子为秦人,元代马端临《文献通考》:"秦有青乌子,著《青乌经》。"亦有说青乌子为商周时人。

唐代,青乌子已颇有名声,刘禹锡《刘梦得集》之《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》:"地得青乌相,宾惊白鹤飞。"柳宗元《柳先生集》中《伯祖批赵郡李夫人墓志铭》:"艮之山,兑之水,灵之车,当返此。子孙万代承灵址,谁之言者青乌子。"

青乌子传有经后世整理《四库全书》辑人的《青乌先生葬经》。据史考证,今传精乌先生葬经》已非古本青乌子《相冢书》或《葬书》,古本青乌子书已失传。

由前所述,自青乌子始,堪舆或称风水已逐渐专业分工分成两大分支:即阳宅堪舆家,(专门从事活人择地、择居相宅及规划营建等),阴宅堪舆家(即专门从事死人择地,择墓,相家及规划营建等)。

另外,关于青鸟的说法争议很多,一般认为"青鸟氏"是古代记时的天文历法之官,属于上究天文的一种官。如《左传昭公十七年》的记载中所言的"少吴之国",以"百鸟名百官",其中"青鸟氏,司启也。"上推远古,如《山海经》中青鸟为西王母的使臣。又如汉班固《汉武故事》:"七月七,上于承华殿斋,日正中,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。上问东方朔,朔对日:'西王母暮必降尊象,上宜洒扫以待之。"'故后人常将青鸟比作传递信息的使者。唐代李商隐的《无题》诗:"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。"

 

卜宅相宅图宅

"卜宅",最早见利尚书召诰》。"太保(按,姬爽)朝至于洛,卜宅。厥既得卜,则经营。"是说周克商后于洛河之阳选址营建洛邑之事。殷墟出土甲骨文记载当时已有卜宅之文,"贞:作大邑于唐土"(金611);"乙卯卜,争贞:王作邑,帝若,我从之唐"(乙570);

"庚午卜,丙贞:王易作邑,在兹,帝若"(丙86)等等。此时之卜,为考察,选择之意,并非单指占卜。

卜宅为择地而居,当如汉刘熙《释名》"宅,择也,择吉处而营之"之意。后世衍义,又有卜邻、卜居、卜筑、卜宇、卜地等语。

卜邻一语出自《左传昭公三年》:"非宅是卜,惟邻是卜二三子,先卜邻矣。"意为选择良邻而居,历史上有"孟母三迁"典故。"一昨陪锡杖,卜邻南山幽。"(杜甫《寄赞上人》诗句)

卜居一语出自《史记周本纪》载,"成王使召公卜居,居九鼎焉。";《说苑至公》"昔周成王之卜居成周也","周公卜居曲阜"。卜居与卜宅同义。"访字北山阿,卜居西野外。"(《艺术文类聚》载南齐萧子良《行宅》诗句)

卜筑,如《梁书刘讦传》"曾与族兄刘歌听讲于钟山诸寺,因共卜筑宋熙寺东洞,有终焉之志"。"伊人卜筑自出深,桂巷杉篱不可寻。"(唐代李商隐诗句)卜筑意同卜居。

卜宇,如《艺文类聚》载南朝梁任肪《齐司空曲江公行状》:"爱乃卜宇金陵,索带林壑"。卜宇意同卜宅。

卜食,如《隋书高祖纪》"龙首山川原秀丽,卉物滋阜,卜食相土,宜建都邑"。这里的卜食已非如魏晋作伪的汉孔安国《尚书传》释卜食为"卜必先墨画龟,然后灼之,兆顺,食墨。"说卜食用墨画于龟壳,灼烤后,裂纹正好食去墨道,乃为吉利,是占卜之术。前述卜食是说,民以食为天,则择土肥水美之地,以长久居民,使服用相食,乃国家长盛之本。(配图2-2所示)

相宅一语典出,乃《尚书召浩》:"成王在丰,欲宅洛邑,使召公先相宅"。又云"惟太保(按,即召公)先周公相宅"。《尚书洛浩》载述同一事件,云"召公既相宅,周公往营"。由相宅衍义,亦有相地、相土、相墓之说。在《吴越春秋》中记载,周敬王六年,伍子胥为吴王阖闾谋建国都,始"相土尝水",尔后象法天地,以筑大城,是为阖闾城,即今之苏州。

图宅,是在汉代以后,随着"图谶","图纬"的盛行而在风水中渐为引用。所谓图,指河图;谶即预言,纬乃与谶一样,为预言解经隐语。由于谶、纬之术有图、有书,故其名为图谶。图纬或总称图书。

王充《论衡浩术篇》所引的《图宅术》和盂康《图宅书》,为堪舆家所宗之术。此后,图宅一语,流传为看风水,相宅相墓的别称之一。